第八百八十二章 花实_剑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八十二章 花实

第(2/3)页

元嘉六年。

  刚好是大骊边军打赢与卢氏骑军那场边境苦战的年份。

  被一个书生意气的户部文官,骂作穷兵黩武的大骊铁骑,正是在这

  一年,将那不可一世的卢氏十二万精锐骑军,用老百姓的说法,就是按在地上揍,杀敌无数,大骊边军第一次杀到了卢氏国境之内,数百年未有的边关大捷!

  用大骊官场的说法,稍微讲究一点,杀得昔年所向披靡的卢氏铁骑,“马背之上无一人”!

  从那之后,宝瓶洲的北方山河,再无卢氏铁骑,唯有大骊铁骑。

  刘袈动作轻缓收起这幅字帖,转头与少年说道:“跟你爷爷说一声,那两方印章,包在我身上。”

  地支一脉修士的韩昼锦,秘密离开京城,她来到京畿之地,一座没什么名气的小寺庙。

  她站在门口,见到了一个在寮房抄经的年轻人,神色专注,一丝不苟,以蝇头小楷抄写一篇佛经。

  那人瞧着就只是个风流倜傥的世家子弟。

  但是韩昼锦却紧张万分,甚至手心都是汗水。

  紫照晏氏的当代家主,是光禄寺卿晏永丰,相对于一个顶着上柱国姓氏头衔的,官当得不大不小,关键还是个小九卿的清水衙门,但是晏氏真正的话事人,却是个谁都不敢小觑的人物。

  就是韩昼锦眼中这个驻颜有术的修道之人,晏皎然。

  晏皎然精通草书,但是却喜欢在这里以小楷抄经,好像每次入京,闲暇之余,都会来这边抄经。

  这已经是韩昼锦第三次在此见此人了。

  抄完一句后,晏皎然转头笑道:“进来坐,愣着做什么。”

  晏皎然低下头,轻声道:“韩姑娘,稍等片刻,还差百余字。”

  韩昼锦轻轻关上房门,然后就站在门口那边。

  在遇到那个陈先生之前,韩昼锦只怕眼前人。

  一时间屋内只有笔尖摩挲纸张的簌簌声。

  晏皎然抄写完一篇佛经后,轻轻搁笔,转头望向那个站在门口的女子,笑道:“倒是坐啊。”

  韩昼锦赶紧向前几步,搬了张椅子落座。

  晏皎然伸手按住桌上一部随身携带的珍稀字帖,“以前听崔国师说,书法一途,是最不入流的小道,比画还不如。劝我不要在这种事情上浪费心思和精力,后来约莫是见我死不悔改,可能也是觉得我有几分天赋?一次议事结束,就随口指点了几句,还丢给我这本草书字帖。”

  韩昼锦一字不漏听着。

  只是她都不知道记这些有什么用。

  晏皎然突然问道:“在客栈那边,你们九个,好像吃了不小苦头?”

  韩昼锦刚要详细述说那几次厮杀的过程。

  晏皎然摆手道:“不用细说什么,你只需要说说看,那位隐官大人是怎么指点你的,比如他有没有说及那座桐柏福地遗迹,还有你身边那位剑仙扈从?”

  韩昼锦不敢有丝毫隐瞒,一一道来。

  尚缺一人未能补全地支的九个,可能除了少年苟存之外,各有背景来历,国师当年就不曾禁绝他们与外界的往来。

  “万毫齐力,八面出锋,气脉通畅,法度森严。”

  不料晏皎然轻轻拍了拍那本法帖,又开始转移话题,说道:“侧锋入纸,中锋行笔。草书潦草,学问精髓,却在‘端正’二字,才有那蔚为大观的气象,韩姑娘,你说怪不怪?”

  韩昼锦终究不是什么笨人,终于想明白了对方的言下之意,立即点头道:“陈先生行事极有分寸,看似天马行空,其实稍加用心,就发现有章法可循,处处在规矩之内。”

  晏皎然微笑不语。

  韩昼锦屏气凝神,端坐一旁。

  晏皎然笑道:“韩姑娘不用这么拘谨。”

  韩昼锦点点头。

  但是她的那份拘谨,半点没有减少。

  晏皎然。

  负责调配所有大骊铁骑的随军修士,既记录战功,又负责赏罚,故而在随军修士一事上,大骊兵、刑礼三部,都未必能够真正插手。

  晏皎然就像一个大骊王朝的影子,只存在于夜幕中。

  公认是国师崔瀺的绝对心腹之一。

  这个隐晦说法,韩昼锦自然无法验证真伪。

  但是韩昼锦可以无比确定一个事实,晏皎然早年曾经跟宋长镜大打出手!

  除此之外,韩昼锦还清楚一桩密事,晏皎然与神诰宗大天君祁真,是年龄悬殊的忘年交,更是莫逆之交。

  所以晏氏才能抢先一步,将她从大骊粘杆郎手中抢走,从清潭福地带回晏氏家族。

  “陈平安说的那个朋友,如果没有猜错,应该是太徽剑宗的刘景龙。至于他让你去火神庙找封姨,你就大大方方去询问阵法中枢所在,好好珍惜这两份山上仙缘。”

  晏皎然站起身,“走,正好到了吃饭的点,我请韩姑娘吃一碗素面。”

  晏皎然起身带着韩昼锦走出寮房,到了隔壁房间,里边就只有一张桌子和四条长凳。

  因为是这里的大香客,晏皎然不用去素斋馆那边,直接让一名现出身形的贴身扈从,去跟寺庙僧人要了两份素面。

  晏皎然没有坐在对门的主位,朝韩昼锦伸手虚按,笑道:“之所以喜欢来这边,一半是馋一半禅。”

  很快有一个脚步沉稳的小沙弥,端来两碗素面。

  韩昼锦低头看着自己身前的那碗面,色香俱全。

  香菇,芦芽,青葱,油豆腐,醋萝卜,还有几种喊不出名字的酸辣菜。

  再加上那份浇头,看得韩昼锦一个清心寡欲的修道之人,都突然有了下筷子的胃口。

  各吃各的。

  晏皎然卷起一筷子素面,细嚼慢咽后,夹了一粒素菜放入嘴中,没来由说道:“其实我年轻那会儿,偷偷去过倒悬山。”

  韩昼锦刚要停下筷子,晏皎然笑道:“让你不要太拘谨,不是我觉得你这样有什么不对,而是我这个人最怕麻烦,最嫌弃麻烦,得经常提醒你一些废话,你烦不烦无所谓,但是你真的烦到我了。”

  韩昼锦一言不发,只是卷起一大筷子面条,低头吃了起来。

  “比较惨,乘坐老龙城那条山海龟去往倒悬山,那是我第一次跨洲远游,也是唯一一次。一路上,我都在学中土神洲的大雅言,

  不然到了倒悬山,就会被当作是个乡巴佬,想要往外掏钱都难,那会儿我们宝瓶洲很不受待见的,而咱们大骊,更是被视为北边的蛮夷,那种难受,不大不小,无处不在,让我这么一个被崔国师说成是有强迫症的人,是怎么个浑身不自在,可想而知。”

  “韩姑娘你年纪轻,所以可能无法理解这个说法,当然以后就更无法理解了,这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你猜猜看,等我过了倒悬山,走到了剑气长城,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韩昼锦只得摇摇头。

  这怎么猜。

  晏皎然笑了笑。

  可惜不是那位年轻隐官。

  “是那个剑修如云的剑气长城,剑仙竟然只有一人姓晏。”

  “他叫晏溟。”

  “还是个顶会做买卖的豪杰。”

  说到这里,晏皎然用筷子卷了卷素面,自顾自点头。

  一国真正龙脉所在,是什么?

  是马蹄,是白银。

  何谓国力鼎盛,最直观的,就是沙场上马蹄声的震耳欲聋。

  还有账房打算盘的声响,能与学塾书声遥遥唱和。

  “所以我到了剑气长城,第一件事,就去晏家大门口,自报名号,说自己也姓晏,来自宝瓶洲。”

  晏皎然伸出一根拇指,擦了擦嘴角,一个没忍住,笑得合不拢嘴,“结果那个老门房都没去通报,直接打赏了一个字给我。韩姑娘?”

  韩昼锦抬起头,硬着头皮说道:“是那个‘滚’字?”

  晏皎然继续说道:“我那会儿年轻嘛,脾气大,就想跟那个老东西干一架,不曾想那个走路都快不稳的老门房,竟然是个金丹剑仙。”

  晏皎然伸出一根手指,点了点自己的额头,“一把飞剑,就停在这里,让我汗毛倒竖。”

  “嗯,尿裤子倒不至于。虽说当时年纪轻,境界不高,可我也不是没有杀过人。”

  “但是那种命悬一线的感觉,让我直到现在还是耿耿于怀。不是说差点被人宰掉,难以释怀,而是那种无力感,太让人憋屈了,对方怎么那么强大,自己怎么那么孱弱,并且愚蠢。”

  “我看你们九个,好像比我还蠢。”

  “呵呵,从一洲山河挑选出来的天之骄子,空有境界修为和天材地宝,心性如此不堪大用。”

  “之前我还奇怪为何最擅长雕琢人心的国师大人,把你们晾在那边,由着你们坐井观天,一个个眼睛长在额头上。原来如此,国师果然是早有打算的。”

  晏皎然说着说着,好像又开始跑题了,眯眼而笑,“听说那位晏剑仙,在那场战事收官之前,他都在倒悬山春幡斋的一处账房打算盘。”

  “所以没有人知道,我是多想要去见一见那个年轻隐官,亲口问问他,那位断了双臂依旧去城头的晏剑仙,到底剑术如何,杀妖又如何。”

  “只是为了避嫌,见不成,问不得。所以这趟喊你来,还有这么个小事,需要你帮忙问问看。”

  浩然天下的游历修士,面对剑气长城的剑修,

  后来宝瓶洲的各国边军,面对大骊铁骑。

  可能与早年晏皎然面对那个门房剑修,都是一样的感受。

  晏皎然很快就会与巡狩使曹枰一起,去往蛮荒天下。

  寺庙建在山脚,韩昼锦离去后,晏皎然斜靠房门,望向高处的青山。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莫疑道人空坐禅,豪杰收剑便神仙。

  鄱阳马氏家主,马沅生得膀大粗圆,满脸横肉,但是写得一手极妙的簪花小楷,精通术算,而且与人言语,永远细声细气。

  马沅还没到五十岁,对于一名位列中枢的京官来说,可以说是官场上的正值壮年。

  不过马沅既不是沙场武夫,也不是修道之人,如今却是管着整个大骊钱袋子的人。

  论大骊官场爬升之快,就数北边京城的马沅,南边陪都的柳清风。

  当然也是挨骂最多的那个。

  因为如今的马沅,已经贵为户部尚书。

  一国计相。

  今天,一拨位高权重的户部清吏司主官,被尚书大人喊到屋内,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喘。

  除了那个关翳然是例外。

  也就是现在人多,只要关起门来,这家伙聊完了公务,都敢与尚书大人勾肩搭背的。

  衙门当差,不敢喝酒,喝茶总归是没人拦着的,关翳然到了这边,聊完事情,就会四处搜刮茶叶。

  谁让马沅的科举座师,就是关翳然的太爷爷呢。

  谁让马沅在京为官时的历年京察,在外当官时的朝廷大计,马沅都是毫无悬念的次次甲等。

  问题在每三年一次的于京察大计,从来都是吏部关老尚书的一亩三分地,即便还有其它衙门的辅官协同,而且官帽子都不小,但关老爷子是出了名的说一不二,大权独揽。

  马沅将那些户部郎官骂了个狗血淋头,一个个骂过去,谁都跑不掉。

  将那些郎官当孙子训完之后,马沅单独留下了关翳然,看着那个年纪也不小了的下属,马沅百感交集,没来由想起了眼前这个家伙的太爷爷。

  “马沅,从三品了。好消息呢,是你小子升官了,坏消息呢,是以后你的考评,就得看皇帝陛下的意思了。”

  “不过你放心,陛下和国师那边,我都还算能够说上几句话。”

  在马沅从吏部一步步升任侍郎的那几年,确实有点难熬。

  不是当官有多难,而是做人难啊。

  一位吏部天官在官场上毫不掩饰的保驾护航,让一位上柱国子弟承受了不少闲言蜚语。

  在吏部的三年七迁,哪怕马沅是鄱阳马氏出身,谁不眼红?

  后来平调到了户部,有次马沅与一大拨官员在尚书屋内议事,气得他一拍桌子,蹦出一句脍炙人口的官场名言。

  “他娘的,老子承认自己是关老爷子的私生子,行了吧?!”

  第二天朝会结束后,关老爷子专门喊住那个健步如飞的马沅,语重心长道:“马沅,以后这种话别瞎说,昨天的御书房议事,陛下和国师都有所耳闻了,国师还专门提了一嘴,陛下当时看我的眼神也不对劲啊。”

  马沅点点头。

  自己确实犯了官场忌讳。

  不曾想关老爷子一巴掌打在马沅后脑勺上,“亏得国师帮忙说了句公道话,说我生不出你这种歪瓜裂枣的崽儿。”

  玩笑归玩笑。

  马沅其实很清楚自己为何能够在官场青云直上。

  因为自己精通术算,对数字有一种天生的敏锐。

  在马沅还是以新科进士在户部当差行走的时候,国师崔瀺私底下,曾经送给马沅一大摞的术算典籍,还有额外一张纸,纸上写了十道术算难题,以及十道类似科举策题。

  马沅问道:“翳然,你觉得大骊还需要一位新国师吗?”

  关翳然一阵头大,“马叔叔,这种问题,问我一个冷板凳芝麻官做什么,你得问皇帝陛下去。”

  也不喊什么尚书大人了,可以问答这个问题的,就只能是一对异姓叔侄了。

  马沅板起脸教训道:“放你个屁,六部衙门,大小九卿,就属我们户部板凳最不冷。”

  关翳然又开始翻箱倒柜,如今尚书大人的茶叶藏得是越来越隐蔽了,一边找一边随口道:“谁官帽子大,嗓门就大。”

  不愧是“马尚书的私生子”,才敢如此言行无忌。

  马沅揉了揉脸颊,小王八蛋真是欠揍。

  尚书大人背靠着椅子,桌上的案牍公文,分门别类,整整齐齐,所有书籍折子,连个褶皱都没有的。

  未必是大骊官场的文武官员,人人天生都想当个好官,都可以当个能臣干吏。

  只是当庙堂有个人,年复一年,就那么冷眼看着所有人,而且谁都不知道那个人在想些什么,就由不得我们不当个好官了。

  但是那个人,私底下却对马沅说,哪天他不在官场了,你们还能如此,才是真正正确的事功学问。

  天下有两三知己,可以不恨。

  马沅不敢说国师是自己的知己,更不敢以国师崔瀺的知己自居。

  生平有一极快意事,不枉此生。

  我马沅身为一国计相,为大骊朝廷略尽绵薄之力,让所向披靡的大骊铁骑,战事不曾兵饷短缺一两银子,战后不曾克扣抚恤一两银子。

  那么我马沅不牛气,谁算?

  想到这里,尚书大人就觉得那个兔崽子的翻箱倒柜,也突然变得顺眼几分了。

  马沅瞥了眼桌上的一方抄手砚,说道:“砚无铭文,美中不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uuubqg.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