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玄微上清诀_百炼飞升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章 玄微上清诀

  ()高级功法,秦凤鸣并不缺少。

  当初灭掉杜家老大,得到的《yīn魔功》,最少是高阶功法,是否能列入顶级功法,因其没有修炼,不好判断。

  只《yīn魔功》中几种威力奇大的秘术,就知其绝对不凡。

  有时秦凤鸣想,筑基后,如寻不到好的高阶功法,就将《yīn魔功》作为主修功法。

  但这只是想想而已,修魔,其内心深处甚是反感。自从对修仙有所了解,对修魔者之印象就相当不好。

  此时,拿着译好的玉简,激动的不能自己,双手不觉颤抖起来。因这玉简中记录的,正是一套顶阶修仙功法“玄微上清诀“。

  “玄微上清诀”,在修仙界鼎鼎有名。在落霞宗机枢阁内,有一本典籍中曾见到过,有关此功法的介绍。

  相传上古之时,玄微上人所创。当时,天下大乱,修士、古魔、妖兽、yīn司界四方大战,玄微上人凭借此功法,力克强敌,斩杀过不少古魔妖兽。

  没曾想,此功法,竟然在十几万年前出现过,就是不知当时是何人得到此功法。现在,竟又落到自己手中。俗话说好人有好报,还是有些道理。其内心之喜悦不能用语言描画。

  ‘玄微上清诀’是无上正道功法,修炼有成后,对yīn魔鬼物有巨大克制功效。

  此功法共计七层,这上面只记录了前四层,是从筑基期到聚合期的修仙功法,聚合期,距离秦凤鸣还非常遥远。现在,他能想到的就是筑基期而已。细每层功法,里面又分成三阶,每阶均对应着一个小境界。

  手握功法,心中波涛澎湃,凭此功法,他对自己的修仙之路信心大增。此‘玄微上清诀’功法,不下于现存庆元大陆的任何一套功法。

  如将此功法放逐到修仙界,势必会引起一番血雨腥风。

  只是现在,这套“玄微上清诀”他还不能修习,因修习这套功法最低门槛是筑基成功。

  不过,功法后面记录的一种秘术,还是能修炼的,此种秘术名叫‘隐灵术’。秘术前明确注明,此种秘术只能在聚气期修炼,进入筑基期,再修炼此秘术,就会经脉寸断而亡。

  ‘隐灵术’,能将自身修为隐藏起来,和低级法术‘敛气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敛气术’不能随心所yù的隐藏修为,不隐藏则已,一隐藏就将全部修为藏起,上去如同凡人,但是修为神识高过施术者,会一眼穿敛气术。

  ‘玄微上清诀’上的‘隐灵术’则不同,施展‘隐灵术’,可部分隐藏修为,如可降低几层境界。如果施展‘隐灵术’,秦凤鸣就可将修为隐藏为聚气期六层。

  并且这种秘术,只有高于其两个大境界修士才能透。就是说,如秦凤鸣此时施展,只有化婴期修士才能透其真实实力。就是成丹期修士也无法发现隐藏了法力。

  这种秘术,要求修炼者必须是聚气期修士,秦凤鸣见此,心中不觉一喜,此种秘术,正是他现在所需要的。

  只要学会此种秘术,就随心所yù控制自己修为境界,可以做到让人防不胜防,在敌人毫无防备之下,突然出手。

  ‘玄微上清诀’中还介绍了数种威力巨大的秘术,但最低境界是筑基期,他只能着,却吃不到嘴中。更大的激发了他修炼决心。

  将功法收入储物戒,收起布阵器具,向大山深处飞去。此处虽然人迹罕至,但也不是安全之地,他要找一处更加隐蔽处,将此种秘术修练成,再去‘荒芜森林’。

  在一处植被茂密的地方停下身形,此处已是万穹山脉的东部,距追风谷宗门所在,已经有两三千里之遥。

  他有幻阵在身,并不担心有修士经过而发现,此幻阵可屏蔽成丹期修士探查。

  寻找了一处隐蔽的山洞,将‘四象混元阵’布置在山洞四周。

  便径直进入洞中,取出‘玄微上清决’玉简,将‘隐灵术’口诀反复了数遍。然后引导丹田内灵力,依口诀所示,开始了修炼。

  初级法术‘敛气术’,是将丹田内灵力遮蔽起来,不让对方探查,所以修为高于施法的修士,能一眼破。

  而‘隐灵术’则另辟蹊径,是将丹田内灵力,散于全身四肢百骸,奇经八脉之中,从而使得丹田内灵力减少,达到隐藏修为效果。

  说来简单,修士当初始修炼时,经奇经八脉吸收外界能量,就有众多散修因无人指点,而导致经脉破裂而亡。现在,要将丹田内海量灵力散于全身,其痛苦,可想而知。

  此时,其丹田内基本都充满了气态状灵力,如此多灵力要想散在经脉、骨骼、血肉之中,比开始吸收外界灵气时,因灵气引入而血脉扩张难度大了不知大少。

  就是秦凤鸣心智如此坚韧之人,也数次昏厥。但他一直咬牙坚持了下来。

  将丹田内灵力散于经脉的过程,也就相当于又一次易经换髓,而且随着境界增高,体内灵气增多,此过程将一直持续下去。这无异于对身体不断锻炼。

  没想到此秘术竟然还有炼体效果,修炼隐灵术的同时,就能使骨骼经脉得到淬炼。果然,‘玄微上清诀’中所记秘术,无一不异常珍惜之极的。

  如此一种辅助法术,竟有许多高阶修士梦寐以求的炼体效果,这让秦凤鸣喜出望外。
记住手机版网址:m.uuubqg.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