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郭全书之卒_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三十七章 郭全书之卒

第(2/3)页

关兵工厂就是这种典型的前线兵工厂,主要生产弹药和修理枪械,炮架为主。

        而随着大楚帝国击败准格尔,兵力进一步西进后,嘉峪关兵工厂也随之搬迁到尹宁,并更名为尹宁兵工厂……虽然场址换了,名字也换了,但实际上技术人员以及工人还是原来的那一批,连机器设备都是原来的机器设备。

        此外还有贝尔加湖旁边的库尔兵工厂,这座兵工厂乃是楚军当年应对俄罗斯作战时候的主力供应兵工厂,几乎供应了当地大军作战所需的八成以上的弹药。

        不过后来随着战事逐步西进,因为补给线一步一步拉长,大楚帝国工业部为了解决弹药供应困难的问题,一方面把库尔城兵工厂的产能向西迁移,在托木斯克以南两百多公里外的新北城设立了一个新的新北兵工厂(新西伯利亚)。

        同时承顺二十五年的时候又把和通兵工厂北迁,重新在托博城(托博尔斯克)建成,即和通兵工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托博兵工厂。

        而托博是大楚帝国最靠近西线的战略据地,距离秋明不过两百多公里,并且两者还有河流相连,把和通兵工厂搬迁到这里,可以就近为当地驻军提供弹药补给。

        因为新北兵工厂(新西伯利亚)以及托博兵工厂(托博尔斯克,后世属于秋明州)的存在,后方的库尔城兵工厂的战略作用逐步下降,目前除了维持小规模的武器生产能力外,已经开始向民用产业转行。

        而依托这座逐步转产的兵工厂,加上这里的自然条件不错,不仅仅是西伯利亚两大河流的交汇点,而且周边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很丰富,同时规划中的草原铁路的终点,就是贝尔加湖畔的库尔城,因此这个城市还是比较受帝国移民以及工商业界的欢迎的。

        目前库尔城已经成为了大楚帝国在北方广阔西伯利亚地区里规模最大的城市。

        目前城区以及周边郊区,即整个拥有常住人口二十多万人,并且工业发展的还挺不错的……几乎靠着一己之力供应着整个勒拿河流域、叶尼塞河流域里各移民定居点上的大部分工业产品的需求。

        基于库尔城的发展较好,同时小北海府的面积实在太大,帝国高层已经考虑着把小北海府从漠北省里剥离开来,以小北海府为核心,加上其他几个州府一起设省了,连名字都选好了,那就是小北海省。

        而接过库尔城兵工厂,承担起来目前西伯利亚西线地区大军弹药消耗的乃是托木斯克兵工厂以及更前线的托博兵工厂(托博尔斯克)。

        从帝国边疆地区的一系列小型兵工厂的设立以及取消,也就能够了解到大楚帝国为了解决前线大军补给问题,还是下了诸多苦心的,如今在锡兰岛上设立兵工厂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

        但是为了确保后续的麻烦,锡兰岛的全面移民化是必须的,大楚帝国可不希望三天两头有土着来捣乱。

        同时会因为成本以及技术问题,在边疆前线或海外设立的兵工厂一般都是生产弹药以及修理枪械为主,是没有大规模生产步枪或火炮能力的。

        主要是楚军的武器生产,随着技术的进步对技术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如今的制式步枪以及火炮的生产难度都是比较高的,需要一整个工业体系来支持。

        想要在海外领地搞这么一个大型兵工厂的话难度非常大……或者说投资太大,没那必要。

        前线兵工厂搞搞弹药生产,就近供应给前线大军就行了,枪支火炮什么的在国内生产并运输过来也提高不了多少成本。

        毕竟枪支火炮这东西虽然也是消耗品,但是消耗量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打一仗士兵就换一支枪!

        毕竟枪支火炮不是弹药,打出去就没了!

        因为要在当地建立科伦坡兵工厂的缘故,对锡兰岛上土着的驱逐要加快,同时移民力度也要加大。

        假以时日,锡兰岛必定能够成为大楚帝国在印度洋上的永不沉没的战列舰,嗯,顺带还是兵工厂……

        敲定这些基本的印度事务后,罗志学就让臣子们各自散去办事了,而他自己则是在午后时分出宫,前往看望前任参务大臣、太师、吏务部尚书郭全书。

        先前皇家太医院的御医禀告,郭全书的身体已经到了大限,恐怕也就这几天功夫了。

        罗志学和郭全书君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uuubqg.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