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地图修铁路_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六十章 地图修铁路

第(2/3)页

,乃是全国第四大纺织工业中心,但是扬州、淮安这两个明王朝时期的经济重镇却是已经不服繁华,只能依靠着京杭大运河还有盐务勉强维持着大城市的体面而已。

  更往北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及甘肃,这些省份在明末时期都是属于清一色的战乱地区,明末时期的各路义军和叛军还有东掳……最后也少不了明军官兵。

  他们如同一把把梳子一样,反反复复的在这些地方梳了一边又一遍。

  别说什么工商业经济了,这人口都比崇祯初年的时候少了一大半。

  义军活动最为活跃,义军和官军来回拉锯的陕西、豫西等地,丁口更是十不存一。杌

  当年义军们玩造反,可不是温情脉脉的,早期义军玩造反,玩的可是挟裹的那一套。

  什么是挟裹?

  简单来说就是义军的大军抵达一个地方后,杀光敢于反抗的人,抢走所有能吃的粮食,顺带烧光所见到的房屋。

  然后再举起所谓的旗帜说什么闯王来了不纳粮……再号召青壮加入自己去推翻罪恶的明王朝。

  粮食被抢光,房屋被烧毁,甚至连农田的青苗都被践踏的农民们,为了活命只能加入义军。

  加入义军后,青壮成为了义军的炮灰士兵,老婆孩子则是跟在义军后头。

  这些义军会吃完一个地方,就前往下一个地方,如同蝗虫一样吃光沿途所有能吃地方,并把青壮挟裹带走,所以义军一旦开头那一票干得好了,那么在很短的时间里规模会急速膨胀……从几万人到几十万人只需要区区几个月时间。杌

  所以经常会看见动不动就好几万甚至几十万人的义军……但这些所谓的义军,其实大部分都是被挟裹来的义军家眷,真正的义军士兵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

  这种挟裹模式,能够让义军在很短暂的时间里就拉出一支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大军,甭管战斗力咋样,但是人数肯定够。

  所以义军所过之处,寸草不生是真的。

  当然了,官军也没比义军好到哪里去,官军倒是不玩挟裹,但是官军抢粮啊……

  而且有时候官军还更坏一些,因为官军光抢粮不挟裹,就等于把民众的口粮全带走后,不管民众死活了。

  义军同样抢光民众的粮食后,好歹还会把里头的青壮挟裹带走!

  你说不抢粮的官军?杌

  这天底下还那里还有不枪粮食的军队啊!

  哪怕是楚军打仗,也是经常玩‘就食于敌’的,在统一战争时期打内战如此,如今跑到边疆和海外扩张的时候也是如此。

  虽然就食于敌这四个字,看起来比抢粮食要高雅一些,但本质没什么区别,顶多楚军做事的时候手段更加柔和,并且瞄准的目标群体要更特殊,并且人数稀少。

  楚军一般不会直接动手抢粮,收粮这种事,一般都是税务部干的。

  税务部里的那些税警们,为什么直到现在还如此的臭名昭著,迎风臭十里啊……就是因为当年收税收的太狠,而且收税的目标往往都是地主士绅们。

  毕竟一个地方的存粮,基本都在那些地主老财的手头上。

  那些苦哈哈的贱民们,榨干他们也没几两油的,性价比太低了!杌

  所以当年战争时期税务部们的工作目标从来都不是底层民众,而是中高层,尤其是那些地主老财们最受税警们的欢迎了。

  当年这些税警们,每一天的工作不是在抄家,就是在去抄家的路上。

  而这些地主士绅们往往也是掌控着社会舆论话语权的群体……

  对抗不了你,动手也收拾不了你,难道还不能背地里骂一骂你?

  所以纵然多年过去了,现在各种税法体系已经深入人心了,士绅商人们也习惯交税了……但是他们该骂税警的时候还是会骂。

  税务部内部对此有种看法,那就是当年收税的力度还是轻了,以至于有大量前朝余孽,遗老遗少们残留。

  ————杌

  北方数省因为早年的战乱,人口少,土地荒废,早期基本都集中精力恢复民生,发展农业上了。

  等缓过气来后,才开始跟进工商业,但是整体发展的速度依旧比较缓慢。

  最终也就形成了罗志学在济南城里所看到的局面,堂堂一个省城,在交通设施以及建筑的面貌上,甚至还不如长三角的一个普通府城。

  其工业发展也不咋地。

  之前罗志学看到过报告,济南府的工商业产值,只有镇江府的百分之三十……

  这说的还只是镇江府……并不是苏州府、松江府这种大经济重地的府。

  但是,这也是罗志学北巡的原因之一,就是想要亲眼看一看北方的发展到底有多落后。杌

  同时向外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帝国打算在北方数省里投入一定的政策扶持以及资金扶持,决心搞好北方各省的经济。

  在罗志学看来,北方各省还是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的,尤其是在铁路大规模开通之后,以往困扰北方数省的交通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物流成本下降,这些都对北方地区,尤其是内陆地区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山西那边的发展路子就是一个值得效仿和学习的例子,山西多山少地,自古以来就不是什么经济重地。

  哪怕是到了大楚帝国时期后也是如此,很长远时间里山西那边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低下,经济产值基本上依靠农业……有限的工业也都是一些中小规模的工厂,主要生产普通工业产品,比如布匹,日用铁制品,小机械等,主要供应与当地的有限市场。

  如此一来,工业自然发展不起来,哪怕早早就发现山西当地有大量的煤炭资源也是如此。

  煤炭这东西,光有是没用的,还得能够挖的出来,还要运的出来,并且确保成本足够低,这样才能够大规模的开发并利用。

  大楚帝国地大物博,这些年来发展的铁矿煤矿多了去,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矿山都值得投入重金进行开发的。杌

  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地方,哪怕是有大量矿产也不会进行大规模开发。

  因为运不出去……别说矿产运出去了,因为交通不方便,一些采购的中大型设备都运不进去。

  山西的煤炭资源,早年就处于这种尴尬状况。

  煤炭资源很丰富,但是运输不出去啊!

  这种情况,一直等到山西大同通了铁路后才得到了改善。

  从山西大同出发,运输煤炭的火车可以一路上抵达张家口,然后进入中原铁路南段,也就是河北段抵达幽州、天津。

  天津是目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uuubqg.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