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二十八章 曼谷的恶性竞争
第(3/3)页
议,讨论的诸多话题其实就是和这个人口有关系。
如何让当地承载更多的大楚帝国人口?
水利部的官员们最先提出来了核心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想要提高当地的人口承载能力,养活更多的楚国人,那么在南洋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建设是不可或缺的。
只是吧,虽然大家都认同要在当地建设水利设施,然而水利部的官员野心太大,动不动就说上亿楚元的水利投资,然后一票内阁官员们就很不爽了。
你一弱势衙门的负责人,哪来的勇气一张口就是上亿楚元经费啊?
大楚帝国的财政预算可是有限的,除开军费以及皇室经费之后,内阁能够动用的经费也是有限的,而且绝大部分都得用在国内各方面的支出。
如各种农业补贴,水利建设,教育费用,部分工商业扶持等。
最后还有不可或缺的,行政本身的经费……统治本身也是需要成本的,这一大票官员总不能让他们喝西北风啊,他们都是要拿工资的,也需要办公经费的。
这么一算下来,国内要花的钱就已经够多了,可没多少钱能够拿出来用于南洋大开发的专项经费。
又有人说可以发行国债,用于专项经费,但是又被其他人给反驳了。
说是帝国各种名目发行的官办债券已经能太多了,比如铁路债券,各种建设债券……这些债券虽然名目不一,但是整体来说其实还是国债。
你不能因为铁路总公司发行的铁路债券,名义上是公司债券,然后就不管啊……全天下谁都知道铁路总公司只是挂了个公司的牌子而已……铁路总公司的督办,那可是从二品呢……和一省巡抚的品级相当。
各金融机构以及普通老百姓购买铁路债券,信任的可不是铁路公司本身,而是铁路公司背后的帝国官府!
这各种官办债券发行的已经够多了,再发行额外债券的话,那么将会对帝国财政健康造成破坏。
最后商量来商量去……各种计划方案定了一大堆,但是各种计划所需要的经费却是无从着落。
对此罗志学倒是早有心理准备。
以帝国的经济底蕴,维持国内各方面高速发展以及建设之余,再支撑一个东北大开发就已经到极限了。
如果又在南洋地区搞大规模开发,帝国的经济底蕴也是承受不住的。
因此商量到最后,得,钱没有……给南洋各地一些政策吧。
什么政策?
其他的普通政策不好使,太过分的一些政策也不现实,想来想去只能给当地一些税收减免的政策了。
尤其是吸引移民,增加当地人口的农业税。
经过慎重商议后,决定对南洋地区里的新开发地区,即以前没有移民定居点的地方里给予五年农业税全免,三年农业税减半的政策。
同时对当地一些农业相关的行业,给予税减免优惠。
总之,南洋各地想要从帝国京畿口袋里掏钱是不可能的……帝国金陵方面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在当地,一定时限内少收一些税收。
不过即便如此,对于南洋各地的发展而言也是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尤其是很多商人们在这一系列的南洋扶持政策里,敏锐的发现了部分行业在南洋部分地区里,甚至能够做到多年免税经营。
比如暹罗曼谷府,针对橡胶加工行业就有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措施,从国家、省级再到当地的府县两级,各级税收减免优惠全部算下来,最终税收接近于零,如果再符合一些特定条件,甚至还能反过来拿当地的补贴……
并且税收优惠的持续时间,足足有五年之久。
这个情况被那些橡胶企业发现后,仅仅是承顺三十五年八月,也就是一系列优惠政策施行的第一个月里,曼谷地区就有五十多家橡胶厂挂牌成立……帝国里但凡上了规模的橡胶企业,几乎都选择了在这里设立新工厂。
这让其他几个也有橡胶产业布局的城市很是不爽,认为曼谷那边做的太过分了,还把状告到了金陵那边。
不得不说,这是金陵方面所没有预料到的……不过,这却是暹罗巡抚当局所预料,并且极力谋取的结果!
人家就是奔着宁愿橡胶加工产业不赚税收,甚至倒贴税收,也要扶持橡胶加工产业,进而间接带动橡胶种植产业以及其他相关联产业的发展。
你笑人家暹罗巡抚张玉龙傻,不收税就算了,还倒贴钱……但是人家暹罗巡抚张玉龙笑你太天真!
可惜的是,这事出来后没多久就引起了金陵方面的注意,没多久就对曼谷那边的橡胶加工产业补贴政策进行了叫停……主要是担心其他地方有样学样,全都搞倒贴钱的恶性竞争了。
然而曼谷已经落户的几十家橡胶加工企业,他们的优惠政策都已经形成了文件……这可没办法改……帝国官方还是要脸的,不可能说今天给了优惠政策,明天又取消了。
这也导致了曼谷这一个地方的几十家橡胶企业具有了长达五年的税收减免,乃至补贴政策。
不过几乎全国范围内上了规模的橡胶加工企业都包含其中,也不存在什么企业竞争不公平的问题,所以也就默认了。
这种特殊情况,极大的加强了曼谷当地橡胶加工产业的发展!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uuubqg.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