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一章 野战炮北上抗东掳(七千字大章)
第(3/3)页
这顿时让这四个人的工作强度提升了起来。
这些也是被罗志学看在了眼里,因此在七月初四的时候,罗志学下旨因参务大臣工作繁忙,特调财务部尚书黄诚宣、农林部尚书张旭、吏务部左侍郎宋经纬、参谋部作战副部长孙天弘一共十人入宫行走,协参军政要务。
这个‘协参大臣’,也是罗志学谋划已久了。
一方面现在的参务大臣权柄过重,需要一定的制衡。
另外一方面嘛,现在的参务大臣工作实在过于繁忙,这些参务大臣可不仅仅只是名义上参赞军政要务,而是真的需要轮流在宫内二十四小时进行值守,并且发生紧急要务的时候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同时他们除了轮换在宫内值守外,还有繁重无比的本职工作。
以前七个人在京畿的时候都还好,勉强还能安排的过来,这一下子有三个人被安排出京视察,只剩下四个人的时候就有些轮换不过来了。
同时参务大臣又没有其他副手,顶多只有少数从各衙门抽调过去处理普通文书工作的低级轮换官员而已。
而罗志学是真的担心如今留守京畿的四个参务大臣,被活生生累死……
所以趁着这一次机会,罗志学直接推动了协参大臣制度,给那些参务大臣们配个副手。
这些协参大臣,并没有和参务大臣一样,会分管多个事务。
他们的日常工作还是本质工作,但是需要轮换入宫值班,在值班的时候充当参务大臣的副手处理事务,以减轻参务大臣的工作量。
而从权力制衡角度来说,这些协参大臣一定程度上也能制衡参务大臣的权力,避免参务大臣权柄过大,除了皇权外难以有效制衡。
但是,用协参大臣进行制衡,那这只是预防万一而已。
参务大臣最好的制衡人选,是参务大臣自己!
七个参务大臣呢,他们代表不同的利益,有着不同的野心,同时他们的政治地位处于同一高度,没谁说地位更高。
如此一来,矛盾自然就来了。
制造山头,这事罗志学还是很在行的。
先是弄军政分离,把文官和军方搞的矛盾重重。
又搞参务大臣制度,并且在分管事务上也进行了一些调整,然后又让他们参务大臣之间有着矛盾。
哪怕是军方内部,现在也是有着内部矛盾。
比如陆军那边,对近卫军的丰厚待遇就非常不满……
而海军那边,对陆军拿了绝对大头的军费,只给海军留下一点银渣子也很有意见。
守备师的将领们,对主力师的将领高高在上也特别不爽。
最近,守备师里的一些将领,包括一些和守备师利益关系比较大的将领们,都在呼吁对守备师进行改革。
怎么改革?
直接把守备师扩充为主力师啊。
如今的守备师在楚军体系里,就是属于典型的二线部队,战术编制以及装备,全都是传统军队的那一套,也就是明军营哨兵的那一套,甚至很多新编的守备军,其中将士们的军服都还是明军的军服呢……
长期以往,自然是很多守备师的将领有所不满,并试图推动守备师改革,增强战斗力。
其中西路军司令黄光茂以及守备军里的几个主要将领,主要是王大壮、马大炮、安永多等人,还有就是投诚高级将领里混的比较好的陈永福、贺人龙等人都在积极搞这事。
之前给守备师配属两斤半野战炮,就少不了他们的推动。
怎么说呢,人家也是有进步想法的。
不过他们也很清楚,以目前大楚帝国的形势,守备军是不可能大规模改编为主力师。
这是不现实的,毕竟守备军的规模和主力军相当,这么多人都要改编为主力部队,所需要的枪炮以及盔甲是一个巨大的数量。
如今主力师都还无法做到齐装满员,很多主力师的枪炮,尤其是火炮还奇缺无比呢,怎么可能把紧缺的枪炮大规模装备给守备军。
同时,他们也不太可能指望被直接调到主力师里任职。
他们自家人知自家事,自身的能力还是有所缺陷,要不然的话也不可能被打发到守备军里任职,真让他们去指挥一个主力师,他们自己得先抓瞎。
毕竟主力师和守备师的战术战法是截然不同的,守备军的将领们很难适应并有效指挥主力部队。
而既然如此,他们就把目光瞄到了提升守备师自身战斗力上来。
比如说装备更多的野战炮,把鸟铳一部分换成元年式火绳枪,把一些乱七八糟的短袍换成制式两百斤短袍,比如装备更多的盔甲。
这些都是能够有效提升守备军战斗力的。
尤其是火炮!
一旦守备军自身也大规模装备长管野战炮的话,那么在和明军作战的过程里就能够获得巨大的优势。
到时候不用主力师的炮兵部队帮忙,他们自己就能够单独对抗明军里的大量营哨兵,卫所兵。
火炮,这才是目前战争里决定双方胜负的最大影响因素。
只是大楚帝国里的野战炮产能看似很大,但是需求量更大,主力部队那边都等着用,同时海军的战舰也等着大量长管火炮使用。
这能够腾出来给守备军的长管火炮,数量上自然就没那么多了。
如此也就导致了守备军和主力部队之间的矛盾。
军方内部的这些矛盾,军方和文官系统的矛盾,文官系统内部的矛盾,这些矛盾可不少,而且有一些甚至还是罗志学故意制造出来的。
对于罗志学来说,一个强大的大楚帝国固然是他的追求,但是一个属于他的大楚帝国才是他真正的追求。
所以,任何事情上,稳固自身的权势才是他的第一优先考虑序列。
所以,他才会放任甚至激化矛盾的产生,就是为了不让臣子们抱成一团,彼此牵制、制衡。
那天,他手底下的大臣们都亲如一家人的时候,那么他睡觉都要不安稳了。
协参大臣,就是用来进行制衡的产物。
当然了,这些考虑就没有必要对臣子们明说了。
设立协参大臣后,罗志学趁热打铁,再一次对京畿只能机构进行了一番的变动,新设立了两个部级机构:
水利部,专司负责防洪,水利灌溉等事务。
交通部,专司交通运输,包括陆运、水运等,也包括官道建设等事务。
这两个机构,其实之前就有相关的水利局、官道司,现在罗志学只是把这两个机构进行扩大,再合并了其他的一些只能,最终搞出来了水利部和交通部。
由此,大楚帝国政务院下属的部级机构,从之前的九个增设为十一个,此外还有六个独立的司、局。
增设水利部和交通部的过程里,罗志学还对原有各部司的只能进行了一番调整,使得彼此的职能更加的清晰。
而这一番调整,也是罗志学在东进战役之前,甚至是拿下金陵城迁都之前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变动了。
后续的东进战役,乃至迁都之前,罗志学都不会对现有的政务体系进行太大的变动,将会一门心思,把所有的力量都用于东进战役当中。
的力量都用
记住手机版网址:m.uuubqg.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