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历史的遗产_草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章 历史的遗产

第(2/3)页

是不知进退之人。当年李肆在清远遇刺,跟他有关,之后还依旧重用他,韩玉阶已觉不胜惶恐。上位者的信任是有极限的,而他已早到了顶点。

  九月十日,李肆在普仁殿偏殿召见韩再兴这一批要回黄埔讲武学堂继续进修的军官,他一脸清减,显出这段时日很是操劳。

  “听说你们自称是黄埔零期,有这份心气,很好。不止是你们,之前短训班的学员,都要重新深造,为的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李肆和声问着,众人互相看看,韩再兴原本是他们的意见领袖,可因为心中有事,没有抢这脸面,于是都有些踌躇。

  何孟风站了出来,“禀天王,我等虽经短训,但时日短,所学不成体系。战时对部下把控依旧不足。长沙一战,跟天王弟子相比,辖下所部伤亡甚重,因此需再学再进!”

  李肆满意地点头,这个何孟风虽是绿营出身,却很有潜质,是自己嫡系亲传之外,跟韩再兴等人一同新起的出色人物。

  何孟风所言,正是李肆对长沙大战,自军表现的一项重要总结。虽败康熙二十万大军,但自身战死近两千人,伤近万人,最初让李肆很不满意。他觉得英华军火力强大,装备精良,训练充足,军心也高。怎么也能跟百多年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的英军相比,为什么打半火器化的清军依旧要付出这么高的代价?

  客观因素有很多,雨天肉搏战是一桩,清军有康熙亲自督战,悍勇不退也是一桩,但对比毙俘十一万人的战绩,李肆总觉得英华军现在还难以称得上是完全的近代军队,那么主观因素又是在哪里呢?

  长沙大战后,军队一如既往地作了总结,查看各部伤亡数字,李肆看出了一些端倪。老司卫出身的指挥官,所带部队伤亡普遍小于其他人所带部队。原因正在于,老司卫出身之人,历来都重整体进退,善于观察战场,对部队把握力度很强。毕竟英华军的作战教典,是他们亲身一条条凝练出来的。

  而后期转入的指挥官,特别是翼长以上,这方面的能力就很欠缺。举个简单例子,在长沙城北冒雨突击浏阳河捞刀河防线的时候,突击波次的编排,各波次兵力的配属调度,很多细节都掌握不好,对每波次攻击的目标设定也不够实际,虽然很快突破防线,但每一波次伤亡都很重。而那些有效把握部队的指挥官,能精心调度,让每一波次的攻击充分发挥效力,却又在付出太多代价之前及时被新一波次兵力替换,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伤亡,同时又达成了作战目标。

  简单说,指挥官能力不足,还没完全适应火器化作战体系的特点,使得英华军没能完全步入到近代军队行列,从而对清军形成足够的代差优势。而中层基层指挥官的具体缺陷,就在于思维还是平面的,不能将尽量多的因素纳入到思考中,形成立体的作战思维。

  这就是李肆要重训军中指挥官的背景,要将教典一条条掰碎了,变成这些军官的系统知识。

  环视这批军官,李肆道:“你们都是黄埔讲武学堂出身,也都是我的弟子,不必自外于我……”

  一番劝勉加训诫,军官们兴奋中带着些惶恐地退下,韩再兴鼓足勇气,求了单独觐见。

  李肆在舒适的肆草堂置政厅见了他,随和地道:“以你在广州那一夜的功劳,现在还是委屈你了。不过军中就是这样,能力不足,还要踞在高位,不仅会害部下,也会害了自己。所以才给你们一步步尽量走得踏实些。”

  照着黄埔学堂练出来的坐姿,韩再兴挺胸昂首,坐得笔直,对李肆这番勉励很是感动,被问到来意时,他犹豫了一阵,才终于说出父亲韩玉阶的顾虑。

  李肆很严肃地道:“你爹也是糊涂了,他有啥心事,让他自己来说,你代他说的话,我一概不听。”

  韩再兴顿时大汗,却不想李肆再问:“那你自己,对立明禅位之事是怎么看的?”

  韩再兴还想踌躇,可对上李肆那直视而来的平静眼神,再没了顾虑,径直道:“朱明已经亡了几十年,我们英华,不管文武,没有拿过朱明一分薪饷,更没为朱明效过一日力。这英华是天王带着我们所立,要我们为朱明牺牲流血,哪怕一日,也不愿意!”

  李肆沉默,片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uuubqg.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