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 67 章_偷风不偷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章 第 67 章

第(1/3)页

如发现文字缺失,关闭转/码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波曼嘉大厦顶层的天幕泳池,  晨曦从四方透进来把水面照成了浅蓝色,项明章游了两千米,最后半程,  岸上走来一道熟悉的人影。

        抵达终点,项明章从泳池上来,浑身肌肉淋漓地滴着水。

        许辽上次打电话之后,多待了一天,  昨晚连夜从宁波赶回来,一早来当面汇报,  他递上毛巾,  说:“项先生,有新进展。”

        项明章接过毛巾披在肩上,走到休息区,  桌上放着一份早餐,  旁边是许辽带来的一封文件夹。

        项明章打开文件,  抽出里面的资料,  说:“辛苦,  吃点东西吧。”

        许辽握起刀叉,  边吃边道:“那块墓园的价格在宁波当地数一数二,说明姚家的经济条件不错,  我照着这个思路排查,  然后锁定了目标。”

        项明章翻看很仔细,这户姚家人的祖籍就在宁波,三代富庶,估计祖上有些家底。

        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后,  姚家顺应时代潮流,  创办了一家贸易公司,  生意经营得不错,后来举家移居到了杭州。

        姚家公司的创办人,叫姚徵  ,是一位女士,年逾七十岁。

        这些年一直是姚徵出资为沈作润的墓进行搬迁和打理,每年清明节,她会专程回宁波祭拜。

        项明章问:“姚家和沈家是亲戚?”

        许辽说:“没查到关联,亲戚的可能性不大,也许是故交好友。”

        经逢战乱年代,多少人连至亲都无法顾及,能坚持大几十年为一个外人绵延身后事,双方的情谊一定相当深刻。

        项明章翻过一页,是一间寺庙的资料,他有些奇怪:“这是什么?”

        许辽也不确定有没有用,说:“连带查到的,这是宁波本地一间寺庙,本来名不见经传,姚女士捐了一大笔钱帮忙翻修,每年清明节除了祭拜沈作润,还会去庙里上香。”

        项明章道:“姚女士信佛?”

        时间紧张,许辽只在寺庙匆匆打听了几句,说:“她给一位已故的僧人供奉了牌位,主要是祭拜那个人。”

        年代久远,找不到更多的内容,项明章推算了一下时间,这位僧人和沈作润相差几岁,曾经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或许二人认识?

        项明章回公寓换好衣服,不知不觉穿了一身严肃的黑色,表柜拉开,摆着十几块不菲的名表,那只素净的银色怀表安放在中心一格。

        “卍”字纹,佛教。

        项明章心头一震,那位僧人会不会跟怀表有关?

        本来断掉的线索能否和这些信息串联起来?

        楚识琛说过,受信佛的长辈影响……难道就是这位法号“忘求”的僧人?

        项明章立即否认了,他大概昏了头,“忘求”1969年离世,楚识琛现在不过二十七八岁,两个人绝不可能产生交集。

        波曼嘉公寓楼下,许辽的越野停在路边,等项明章出来上了车,他发动引擎问:“项先生,去公司?”

        项明章当机立断道:“去老项樾。”

        姚家开的是贸易公司,也算有头有脸,如果贸然用私人名义去联络,恐怕会引起对方的防备。老项樾做贸易起家,生意覆盖国内外,记要搭上线就容易多了。

        无论如何,沈作润的墓已经找到了,只要联系到姚家人,尤其是姚徵,一定能了解一些沈家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uuubqg.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