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弥合(下)_绍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弥合(下)

第(2/3)页

,当时便有人感慨,这一栋小院子,将来要出两个宰相……如今老夫固然成了宰相,可你师兄却依然在北地迁延,不知道要受何等苦楚?”

  赵伯药一时不解,便向自家大舅子看去。

  而汪忆倒也干脆:“此人正是当日靖康中的主战领袖,御史中丞秦桧秦会之……靖康之变,他为守臣节,被金军一并掳去。”

  言至此处,汪忆稍微一顿,复又加了一句:“别的不清楚,最起码去年我被父亲遣人赎回时,他和当日随二圣北狩的诸多大臣、贵戚子弟一起,皆是不知音讯的。”

  赵伯药早已经肃然起敬。

  这是当然的……要知道,靖康之耻,北狩的可不只是二圣和宗室男女,许多东京贵戚子弟,诸多大臣,当时也多被金人一并掳走。

  而这些,都是被默认为守节榜样的。

  不然呢?

  难道要把人家当成宋奸来对待?

  话说,这些被掳大臣,激烈一点的,知道金人是个什么形状,早早了结的固然有,比如枢密院都承旨刘子羽父亲刘韐;先前保有一丝希望,进了金营发现被骗,选择激烈殉国的也肯定有,比如翰林学士李若朴兄长李若水;但固守臣节,低头随二圣一起北狩的,也毫无疑问是忠臣啊!

  这要是不算忠臣,那被掳后死在白沟的张叔夜算什么?怎么定性?

  难道说出国家边界线前死掉的才算是忠烈大臣,过去了才死的,或者一直没死的就是宋奸?

  留下来的人,是没这个脸说这个话的。

  更何况,人家秦桧走前是公认的主战派领袖,当日金军要求割地,宰执议论不下,渊圣便要京中百官聚集公议,秦桧为首的三十多人坚决反对,反倒是如今在安然端坐京中,而且前途似乎远大的中书舍人范宗尹为首七十多人表示赞同。

  而事后,秦桧升任御史中丞,更是坐实了他主战青壮派领袖的身份。

  这还不算,等到靖康之变发生后,二圣被拘押在金营,当时不过是秦桧下属一个御史的马伸(现湖北制置使)发起,诸多忠臣联名,请求金人放回赵宋宗亲,依旧以赵氏为皇帝的行状之中,领头的便是秦桧和张叔夜。

  这更是天大的功劳和天大的忠贞明证。

  完全可以说,这种人,只要一日没有他归降的讯息传来,那他一日便是天下年轻士子们的楷模。

  回到眼前,汪伯彦想到爱徒在北地受苦,又想到对方靖康中如此铮铮铁骨,却是几乎落泪……若此人在,官家何至于将什么张浚、胡寅之流引做心腹,自己又何至于苦苦无羽翼?

  便是国家大局,也要再好上三分吧?

  然而,这不是人没回来吗?这不是生死不知吗?

  但不管如何了,总是要做事的,所以感慨哀思了许久之后,汪枢相到底是沉下心来,准备人选……其人拎起笔来,在身前案上一张白纸之上,陆陆续续写上了许多名字。

  当先一个,乃是兵部尚书领开封府尹陈规;

  其二,乃是御史中丞李光;

  其三,乃是礼部尚书朱胜非;

  其四,乃是自关西归来,新任刑部尚书王庶;

  其五,乃是前御史中丞,现巴蜀五路转运使张浚;

  其六,乃是两淮转运使赵鼎;

  其七,乃是湖北制置使马伸;

  其八,乃是户部尚书林杞;

  其九,乃是江南发运使、督办东南茶盐事梁扬祖;

  其十,乃是翰林学士林景默;

  其十一,乃是资历极深的中书舍人范宗尹;

  其十二,乃是枢密院资历官员、领职方司、都承旨刘子羽;

  其十三,乃是知南阳府阎孝忠;

  其十三,乃是资历老将、岳飞旧日长官、宗泽旧日下属闾勍……

  大约穷尽心思写完之后,汪伯彦便与儿子女婿议定,说一个名字,议论何处不可,若确实不可,便去掉一个名字……儿子女婿自然省的自家这位相公的意思。

  “陈尚书如何?”汪伯彦指着第一个名字正色相询。“此人是六部尚书中军功最高之人,知兵之能冠绝重臣,更是官家心腹之人。”

  “兼职太多。”王忆严肃以对。“兵部尚书、开封府尹,前者掌握后勤、军备军械,后者主都城防务,都是此时不可轻易辞去的重任,若以西府相公的身份领上这两个职务,未免权限太大。”

  汪伯彦缓缓点头,而且他知道,自家儿子同时还有一句话没说出口……那就是若陈规带着这两个兼职做了枢密副使,那这厮便不是吕颐浩的性子也有吕颐浩的实际了,岂不是又要被人在东府里面欺负?

  “陈大尹是明法科,而且……”新科状元也小心提了点意见,但刚说完一个理由,那边泰山大人便已经动作了。

  “老夫差点忘了此事。”汪伯彦抬手在陈规名下点了一点。“明法实在是太低了。”

  赵伯药与汪忆齐齐颔首……宋代的明法科只考墨义四十条,兼小三经,地位是诸科最低,陈规此人虽是文臣,但科场上的地位怕是连曲端都比不过,也就是时势造英雄,否则这位兵部尚书、开封府尹一辈子前途也就是个知县了。

  一句话,这是个硬伤!

  “李中丞如何?”汪伯彦头也不抬继续问道。

  “李泰发刚刚升的中丞。”汪忆苦笑不迭。“而且此人乃是李纲李公相心腹至交,李公相去位后,以李光为御史中丞,以李公相三弟李经为御史,已经算是官家对李公相一脉的极大安抚与宽宏了……如何还能再进一步?”

  “不错。”汪伯彦也笑了出来。“不说李纲一脉能持此分量已经是官家仁至义尽,便是吕相公(吕好问)和吕使相(吕颐浩)两处,又如何能忍此辈更上一步?同样的道理,林杞林尚书那里也不做考量了。”

  说着,汪枢相自在李光名下点了一点,又在林杞名字下直接划了一横。

  而与此同时,新科状元却也终于明白为何泰山大人要让自己专门来此枯坐了……这分明是要趁着自己上任前,先给自己上一课,清楚一些局面。而自家大舅子因为被金人俘虏,又被泰山大人私下赎回,短期内难再启用,恐怕一力为泰山大人辅佐,却是专门过来自己作讲解的。

  一念至此,赵伯药不禁正襟危坐。

  “朱胜非如何?”汪伯彦继续追问不及。

  “朱尚书是个好人选,但可惜是吕使相夹袋中的人物。”汪忆张口便来。“只此一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uuubqg.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